一水电产业发展状况及市场规模
水电作为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是能源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约占总能源结构20%。预计到202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9000万千瓦)。
截止2019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含抽水蓄能)已达到3.56亿千瓦,实际上2010年以后每年的水电装机容量就呈下降趋势,从最高时每年装机超过3000万千瓦到去年不足500万千瓦,说明水电产业开发进入投资增长缓慢期。
二水电经营者诉求的变化
随着新建项目竣工及投资规模减小,各发电集团已从投资规模指标逐步转化为经济考核指标。电站运营主体从产品诉求转变到以服务诉求为主导,更加注重追求效率、提高运行可靠性及降低运营成本等经济指标为主导。
增量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和减缓,但是水电机组的更新改造任务在增加。早期投入使用的水电设备经过多年运行逐渐老化,需要维护保养,随着技术进步,这些机组需要提高运行效率,延长寿命和增加可靠性,更新改造是必然的选择。因此诞生了存量市场的巨大后市场服务任务。
水电设备一般来自于不同厂家制造,生产纲领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改造需要单独定制化设计,这就要求服务商能够提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以及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需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与融入现代服务理念,因此具有专业的高品质服务的供应商将会受到持续关注,并且有较大发展机会。
三后服务现状分析
水电设备后服务的定义应该包括但不限于:
用户在使用水电设备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设备有关的具体维修、保养指导、零配件的准备,提高设备效率、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技术的更新改造等用户所需的一切服务。还包括水电设备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维修队伍的技术培训,备品备件的储存技术,专业的学术经验交流活动,相关资料文件获取和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等。
“后市场服务”是当客户已经拥有了产品后,客户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真实需求,包括原有产品的技术升级、现场服务、产品换代延寿等的研究和服务实施。是在产品基础上提供的“新增值”,是从增量市场发展到存量市场的“高级需求”。
水轮发电机组设备由于其专属性、非标准定制化、技术复杂性等行业特性及技术不开源等壁垒,用户对设备后服务有较大的选择难度。
一般的整机制造企业重点关注的是增量市场的份额及自己售出设备的服务,而很难为其他企业生产的设备提供高品质服务,或者“大鸡不吃小米”,或者需要用户承担更高的服务成本,以及服务周期不能保障的损失。因此有专门组建后服务机构的必要性。
通常中小型设备制造企业因为技术装备和专业人才等受到限制,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很难满足产业发展后用户的“高级需求”,对客户的要求大多停留在“依葫芦画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传统修理服务模式,加之深陷增量市场竞争泥潭,在快速掌控信息技术、使用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和建设现代服务体系等服务方式方面,很难融合改造投入,主动提升服务档次,将与现代服务需求渐行渐远。专门组建后服务机构将有利于改善这种状态。
四水电设备后服务的发展趋势
2019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年11月15日由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下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两业相融成为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现实机遇与方向。
《意见》强调了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就水电设备的后服务而言,从增量市场发展到存量市场服务从常规需求到“高级需求”是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任务。因前述水电设备产品及服务的特殊性,需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历史技术沉淀、发挥专业的人才优势,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业务关联。为来自于“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这将是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后市场服务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